10月20日下午,“騰訊微信團隊”微博稱,微信出現“抽搐”,並特此聲明,並非“挖掘機”所為。不管是一次為某技校的洗地營銷,還是微信自身進一步鞏固霸主地位的宣傳策略,微信突然的“例假”帶來了一場不小的網絡狂歡,甚至央視新聞、人民日報、羊城晚報等官微,馬曉霖等大v都對微信突然的故障進行播報,儼然一次全民性“大事故”。手機上那一塊立錐之地,成了實打實的新聞現場。而狂歡的背後,更多的是一種社交恐慌。
  現在認識一位新朋友,要聯繫方式,大多不是先要手機號,而是“掃一掃”。甚至在“成功學”的雞湯中,為了顯示一個人有多高效、幹練,提示把二維碼當成手機主屏畫面。慢慢地,打電話用語音、發信息用微信、生活小情調用微視,拇指一族的很多時間,都用來不斷刷朋友圈,或者一個勁兒點贊。
  微信,成了聯結和鏈接你我的工具。它的強關係、封閉性促使微信一族低頭隨時收發消息。不求即時回覆,但是一旦聯結成功就成了你我虛幻“緊密聯繫”的象徵。甚至有人把獲得一位人物的微信,當成值得驕傲的事情。微信可以促使親人更親近,但對有的人來說,微信成了泡沫式的關係。不管是親朋好友間的親密互動,還是陌生人之間的泡沫式關係,很多人都存在著“失聯”的潛在恐慌。
  很多人無法從微信這種社交中抽離出來,我也不例外。當我的微信發不出消息時,趕緊查看網絡連接狀況,或者詢問電話費餘額,亦或者重啟手機。當發現僅僅是微信不能用時,心想這到底怎麼了?要不要查殺病毒、備份卸載、下載重裝?尤其是在微信上談重要事情的時候,這種急切的心情尤其明顯。而一旦“斷網”,交談的氛圍難以複原。一時焦躁不安。
  這時“放下手機,與家人多交流”的語體便充斥於網絡,這正預示著恐慌的臨近與其現實的可觸摸性。當“失聯”到來時,那些重要媒體所表現的“大事來臨”的姿態著實有些反諷:不就是你讓大家放下手機嗎?怎麼,現在也著急了?把這事當新聞來報了?
  其實,這樣的恐慌似乎理所當然。當新興社交工具誕生時,在技術迅速更新換代的當下,沉浸與生長於新技術中的人們,追求新事物的迫切心情、充滿好奇的期待,似乎都成了一種本能。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微信給人造成的恐慌說成是一種“物化”和“異化”,畢竟這是多數人接受的一種交流方式。
  作為新聞的學習者,生活里少不了微信推送的信息,少不了與朋友交流看法;作為大多數受眾,微信這樣的社交工具成了一種獲知新聞的重要方式;通過微信聯繫親朋好友的方式更流行與便捷。問題是,該如何“科學”的利用微信。微信好友的狀態到底對自己有沒有價值、公共賬號中推送的“一定要看”的文章到底能不能讓自己長見識,這都由自己決定。“如果這正是你想要的,你還等什麼?要是這不是你想要的,你還等什麼?”我們不必強迫人們扔掉手機,只是在關鍵的時候提醒人們,在玩微信的時候想想親愛的家人、親密的朋友,不要因為微信而冷落他們。
  微信“例假”,到底恐慌了誰?這個問題不再重要,也不要當成所謂“清醒者”對這樣的社交工具進行排斥甚至落井下石。也該思考,沒有微信,我們是不是不能交流;沒有微信,我們是不是就不能進行閱讀;沒有微信,我們是不是就變得孤立無援。我的微信發不出去,但可同樣通過電話和短信,把問題高效解決。任何一種工具都不該恐嚇住一個人,人是利用工具的,而非被工具奴役。
  文/張大鵬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微信“例假”,恐慌了誰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g22ggcah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